HASH GAME - Online Skill Game GET 300
此外,招收国际学生还是美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美方常指责中美贸易“不平衡”,声称美国“吃了亏”,但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长期保持对华顺差。美中商会最新年度报告显示,国际教育在2023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中占比最高,总值达144亿美元,其支撑的美国国内就业岗位数量位居美国对华货物与服务贸易各项之首。如果美国政府真心实意地寻求降低对华贸易逆差,合乎逻辑的路径应是保持并扩大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同时增加对华货物出口。然而,美方的实际做法却是千方百计限制有助于降低对华贸易逆差的高科技产品等货物出口,又“自废”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最大贡献板块——国际教育,可见美国对哈佛大学的打压政策背后另有动机。
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已先后整肃美国执法部门、打压左翼媒体和律师事务所等。不仅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同样面临压力。多数高校被迫妥协让步,按照政府要求调整管理、人事与招生政策,唯独哈佛大学公开与美政府唱反调。美国政府威胁取消哈佛大学免税资格、审查冻结联邦资助,乃至取消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本质上都是对其运用的制裁工具。由于至今未能使哈佛大学屈服,美国政府为挽回颜面只得不断升级制裁。
哈佛大学所在的马萨诸塞州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不仅是传统的“深蓝州”,更是全美少有的“全蓝州”。尽管特朗普在2024年大选中赢得普选票和选举人团票,横扫所有“摇摆州”,却未能改变马萨诸塞州的所有县或国会选区都支持的结果。由于“胜者通吃”的选举人团制度,两党在竞选期间都不会对类似马萨诸塞州这样的“安全州”投入过多资源,但胜选后的共和党有充足时间对铁杆“票仓”进行“政治清算”。美国政府引爆与哈佛大学的冲突,迫使其诉诸司法抗争,实则是有意将美国精英阶层与右翼民粹势力的深层分歧暴露于公众视野,考验着哈佛大学与其校友、社区及“常春藤联盟”名校网络之间信任纽带的韧性。
近年来,美国高校中“批判性种族理论”的传播引发激烈辩论。颇具争议的“1619项目”对美国建国历史提出一系列颠覆性观点,曾一度发展为全国性课程,相关书籍长期占据畅销书榜单高位。特朗普在其首届任期就抨击“批判性种族理论”是“分裂性的反美宣传”,将高校视作争夺历史观的主战场,采取多种举措驳斥和压制“1619项目”。2020年5月“弗洛伊德事件”引发“黑人的命也是命”全国抗议,成为当年拖累共和党选情、助力胜选的关键因素之一。2026年是美国独立250周年,特朗普政府正高调筹备纪念活动,意图借此契机重塑和巩固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哈佛大学因其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独一无二的象征地位,被美国政府刻意当作“反面典型”,拿来为国家庆典“祭旗”。